目前分類:綜合健康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您的用藥裡面有抗生素,記得7天份的療程都要確實吃完喔!」王奶奶一直牢記藥師的提醒,但卻不太明白,抗生素就是消炎藥嗎?抗生素該如何正確服用?吃多了會不會傷身體呢?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余芝瑤藥師,為大家解答。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129     抗生素非消炎藥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697期) 【最新】
20131219      未來健康照護  由自己做主  (udn健康醫藥2013/12/17)
20131030      
薑黃素抑制脂肪細胞  (台灣新生報2013/10/30)
20130916     長白頭髮不是老了!抜它當心染上毛囊炎
   (今日新聞網2013/09/12)
20130820     久坐多病!臀部肌肉群將會忘了如何啟動
  (今日新聞網2013/09/08)
20130820     警惕!女人六個最髒生活習慣該改掉了~
  (今日新聞網2013/08/18)
20130814     
嘴唇就是健康指標~顏色太紅表肝火太旺
  (新日新聞網2013/08/11)
20130305     中藥安全用 「臺灣中藥典」第二版報你知  (健康醫療網2013/03/05)
20120830    
有沒有生病?看指甲就知道
 (常春月刊351期)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的5月開始,大多要經歷5個多月的夏天炎熱期,而動輒35度悶熱的高溫常把人逼到冷氣房裡,室內外溫差大,就像季節交替忽冷忽熱,身體容易感到不舒服或引發舊疾。如果索性關在冷氣房不出來,冷氣吹久了,也容易生病。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12/17

【聯合報╱陳建仁】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Leroy Hood提出P4醫學(P4 Medicine)說明健康照護的未來發展趨勢。

P4是Preventive(預防)、Predictive(預測)、Personalized(個人化)與Participatory(參與)四個要素。目前全世界的健康照護型態,都是屬於提供者驅動(healthcare provider-driven)的回應式(reactive)疾病治療型態;未來的健康照護發展趨勢,將會演進成為消費者驅動(consumer-driven)的前瞻式(proactive)疾病預防型態。

P4醫學 更強調個人化

這種發展趨勢的主要原動力,來自於21世紀基因體學與蛋白體學的蓬勃發展,它們提供了可正確預測健康變化與疾病進展的生物標幟,促成個人化醫學的實現;加上網路資訊普及,以及健康自主意識興起,消費者正在取代提供者,成為健康照護及醫藥產業所提供之服務產品的決定者。

換句話說,民眾將積極參與健康照護內容與品質的選擇,不再完全聽任健康照護者單方面的決定。人們將更重視身心健康的促進,遠勝於疾病治療;全民健康保險也將更落實在疾病的預防、早期發現與適切處理,而不是末期疾病的醫藥治療、避免復發與殘障復健。隨著健康照護潮流演變,P4醫學因此而應運而生。

個人受環境病原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就會產生健康狀況的變化。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病理變化和疾病嚴重度,從微恙、輕症、中症、重症到死亡,如同連續性光譜。例如,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人中,大多數人是次臨床感染或症狀輕微、少數人症狀明顯需要門診治療,更少數人嚴重到必須住院治療,只有極少數人因病致死,如同金字塔一般。

分段預防 阻斷病程惡化

換句話說,疾病只是健康光譜的一小段,重病死亡只是冰山一角!在疾病自然史的各階段,可以採用不同的預防措施來阻斷病程的進展惡化。

在尚未產生病理變化的易感受期,可避免或減少致病原的暴露,以及接種疫苗等「初段預防」,避免或減少疾病的發生。在疾病臨床前期或臨床期,則透過早期診斷及適切治療等「次段預防」,來中止或減緩疾病的持續惡化。

等到疾病進展到殘障期或復健期,就必須透過繁複昂貴的醫藥治療,以及身心復健等「末段預防」,才能限制殘障和減少死亡。

預防醫學 降低照護成本

醫藥科技日新月異,急慢性病患的存活期不斷延長,疾病盛行率一再攀升,醫藥支出也大幅增加。當急之務就是透過初段預防來降低疾病發生率,減緩盛行率居高不下的趨勢。強調「預防重於治療、治癒重於復健」的預防醫學,是降低健康照護成本的不二法門。

美國的弗萊明翰研究(Framingham study),根據長期追蹤資料,發展出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預測模式,利用年齡、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壓、糖尿病和抽菸等6項生物標幟,即可以預測未來10年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

在台灣7鄉鎮市進行的REVEAL-HBV研究,更發展出慢性B型肝炎病患發生肝癌的預測模式,利用年齡、性別、肝癌家族史、肝硬化、肝功能指標(血清ALT濃度)、B型肝炎e抗原(HBeAg)、B型肝炎病毒量(血清HBV DNA濃度)、血清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濃度等8項生物標幟,即可以預測未來3、5、10年發生肝癌的風險,精確度高達93%、86%、86%。

量化自我 管理健康數據

在未來10、20年間,每個人將擁有數十億筆生物標誌組成的個人健康資訊雲,也會有優良的計算工具來分析資訊,提出使每一個人「健康極佳化」和「罹病極小化」的方案。

消費者對於更理想的健康照護需求,是推動醫界接受P4醫學的真正動力。「量化自我健康」就是最好的引擎,也就是利用數位化工具來管理體重、活動量、睡眠、生活飲食習慣、生物標幟等「自我健康參數」,進而保持更理想的健康狀態,減少疾病或傷害的發生。結合系統醫學、龐大健康資料、以及消費者驅動的健康照護與社會網絡,可以促成P4醫學早日實現,以及健康照護的全面革新。

台灣第一位博士,也是二次戰後台大醫學院第一任院長的杜聰明教授,經常以「下醫醫病、中醫醫人、上醫醫國」以及「下醫醫已病、中醫醫將病、上醫醫未病」,強調良醫應該著重全人的健康照護及全民的身心均健;更應該努力以疾病的預防來取代治療復健。他在20世紀的真知灼見,與今日的P4醫學相互輝映。

企盼舉世聞名的台灣全民健保,能夠配合健康雲的資訊系統,建立以實證醫學為基礎的給付制度,加強個人化預防保健服務以減少急重症醫療,讓國人享受身、心、靈的健康、平安與喜樂!

(本文作者陳建仁為中研院院士、中研院副院長)

 

全文網址: 陳建仁/未來健康照護 由自己做主 - 健康名人堂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90362#ixzz2nuXdGVBA

Power By udn.com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薑黃素抑制脂肪細胞

作者: 【記者蘇春瑛/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10月30日 上午12:00

文明病居多的現代人,常因為日夜顛倒、工時增加或外食族經常不正常飲食,而引發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柏臣表示,日夜顛倒族受限於工作輪班形式,在飲食上食物選擇也較缺乏新鮮蔬果,再加上高油、高鈉就會造成三高的危險族群。

李嘉玲營養師表示,中藥處方常用本草之一薑黃,屬於薑科植物原產於印度、東南亞、四川、廣東雲南一帶,薑黃在人類的飲食中也是咖哩粉中常見的香料成分之一,而薑黃素是從薑黃提煉而出的成份,薑黃素也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廣泛的藥理作用,薑黃素為橙黃色結晶性粉末,有特殊臭味,味稍苦。

陳醫師解釋,薑黃素可抑制脂肪細胞的發展,目前肥胖與癌症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肥胖不僅會增加致癌風險,主因是肥胖者的內臟脂肪大量增加,引起發炎與免疫力下降,進而增加癌症或其它慢性病風險。醫師說明,薑黃素是很難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許多民眾誤以為多食用生薑就可以攝取足量的薑黃素,事實上薑黃與食用生薑功效是完全不同,薑黃素有不溶於水的特性,且在薑中的含量並不高,必須從薑黃當中利用生物科技技術再提煉出高含量的珍貴薑黃素。

營養師表示,目前美國薑黃素的萃取技術相當優異,有些品牌以全素配方亦採用素食膠囊,另添加黑胡椒萃取可增進黃素吸收,但要注意薑黃素雖然不會對人體造成副作用,但如果是孕婦、有膽結石問題或使用抗凝血劑問題的患者,則不宜食用過量,否則薑黃素中的成份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刺激膽囊收縮或抑制血小板凝集效果,食用時應多加注意!

資料來源:YAHOO!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E8%96%91%E9%BB%83%E7%B4%A0%E6%8A%91%E5%88%B6%E8%84%82%E8%82%AA%E7%B4%B0%E8%83%9E-160000245.html

薑黃小常識: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3年9月12日 16:40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白頭髮現已不是老年人的標誌,一些人會一拔了事,但民間有『白頭髮越拔越多』的說法。專家表示,這種說法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經常拔頭髮確實不好,可能會間接導致毛囊炎。

根據39皮膚科報導,毛囊炎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紅色毛囊丘疹,為毛囊部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化膿性或非化膿性炎症。毛囊炎這種皮膚病常由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引起,其他致病菌也可以引發毛囊炎。患有毛囊炎是非常影響外觀的,下面來介紹一下毛囊炎這種皮膚病。

病因:中西醫觀點不同

對於毛囊炎的形成病因,中西醫有著不同的觀點,主要是:

1、現代醫學研究,毛囊炎的病原菌為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孢菌屬和類大腸桿菌。主要發生於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多因抓搔,皮膚受損,病原菌乘機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症。

2、中醫學認為,毛囊炎的病因多是濕熱內蘊,外受熱邪,熏蒸肺系,蘊結肌膚,鬱久化熱,熱盛肉腐成膿,膿毒流竄,相互貫通,發為本病。或素體虛弱,衛外不固,外感熱毒;或因皮膚不潔,複遭風毒侵襲,風外搏結所致。

當心:常拔頭髮或導致毛囊炎

白頭髮現已不是老年人的標誌,一些人會一拔了事,但民間有『白頭髮越拔越多』的說法。專家表示,這種說法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經常拔頭髮確實不好,可能會間接導致毛囊炎。

專家介紹,長白頭髮主要是由細胞製造黑色素機能降低導致,拔白頭髮會損傷毛囊,如果拔得太多,還可能引發毛囊炎。同一個毛囊有時會生長數根頭髮,如果將白頭髮強行拔掉,可能影響其他健康頭發的生長,引起脫髮。可以貼著頭皮將白頭髮剪掉。

專家提醒,如果20歲以前出現大量白髮就是『少白頭』,建議到醫院檢查。造成『少白頭』的原因主要是:一、遺傳。父母頭髮也白得早;二、缺少微量元素,或者精神緊張、壓力大。如果由於精神緊張、壓力大造成,就應該注意自我調節。年輕人出現少量白頭髮沒有太大關係,別挑食,平時多吃芝麻、海帶等食品,對頭髮黑亮有益處。

NOWnews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3/09/12/91-2985327.htm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3年9月8日 09:37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正式的鍛煉性活動,如跑步、騎自行車或舉重,與所謂的非鍛煉性活動,如從辦公室走到停車場,它們之間是有差別的。

你是運動型人還是久坐型人?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答案卻不如你想象中那麼顯而易見。比如,你工作很忙,一周伏案工作60個小時,但你仍擠出時間每周進行5次45分鐘的鍛煉。多數人會把你歸為運動型,但你只是個『愛鍛煉的椅子馬鈴薯』,你依然是久坐型人。

 

據新華網報導,人們往往簡單片面地認為,要麼你是個經常運動的人,要麼你是個不愛活動的人。其實,它們並不一定是對立的兩極。科學家認為,你鍛煉的時間和你坐著的時間是完全獨立的兩件事,它們分別影響你日後得心臟病的風險。無論你參加多少運動,多麼努力地鍛煉,只要你每天坐著的時間越長,早逝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你練出令人羨慕的六塊腹肌,它也不能保護你不受椅子的傷害。真是辛酸。

看看今天我們坐著的時間比以前多了多少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建立了一個歷史主題公園,並招募了一些人扮演1850年居民的一周生活,讓這些人自己幹從砍柴到外出覓食在內的所有事情,然後比較他們和現代辦公室職員的活動量。結果這些扮演者比辦公室職員每天多出的運動量,相當於步行3-8公里。

在速食時代的今天,我們可能比19世紀更需要活動,而且不僅是為了消耗更多的卡路里。2010年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若健康男性行走步數減少15%,兩周後,他們的胰島素敏感性將下降17%,使糖尿病的危險增加。我們為了活得更長做了很多工作,但那並不表示我們更健康。在大陸,現在的年死亡率比1952年降低了62%之多!但那時僅有不到1%的人患糖尿病,僅有0.6%的人肥胖;而現在9.7%的人被診斷為糖尿病,僅次於印度,高達7.1%的人肥胖,另外還有22.8%的人超重。<

毫無疑問:定期鍛煉不等同於積極的生活方式

正式的鍛煉性活動,如跑步、騎自行車或舉重,與所謂的非鍛煉性活動,如從辦公室走到停車場,它們之間是有差別的。你可能每天都去健身房,但如果剩餘時間中很大一部分你都是坐著,那麼總的來說,你的生活方式並不積極。

能量消耗的統計資料支援這一觀點。科學家發現,非鍛煉性活動水平高的人,即使實際『鍛煉』極少,每周消耗的卡路里依然明顯多於每周跑步35公里、但非鍛煉性活動很少的人。因此想要生活得健康其實非常簡單,你只需要更多地站著。舉個例子,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上班時消耗能量大約1,500卡路里,而長期坐在辦公桌前的公務員可能消耗約1000卡路里。因此,開始辦公室工作8個月後,人們的體重平均增加7.25公斤。

卡路里並非唯一的問題所在

2009年,研究者對超過17,000名男性和女性的生活習慣進行了研究,發現那些幾乎整天坐著的人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比幾乎不坐的人高54%。當然這並不奇怪,但令人吃驚的是,它與久坐者的體重和鍛煉的多少沒有關係。久坐是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身體會適應你最常做的事情如果你整天坐在椅子上,你的身體將會更適應坐在椅子上的生活。更嚴重的問題是,你會變得不適應站立、行走和跑跳,而這些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人應有的能力。

老年人走動起來比年輕人困難,不僅僅因為年齡,還因為隨著時間推移,日常習慣對身體會有所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肩膀和手臂長時間垂放在鍵盤上,這最終將成為你的常規姿勢,通常還會導致慢性頸部和肩部疼痛。同樣的,經常以某種方式交叉腿的人會出現髖關節的不平衡,導致整個下半身不穩定,從而降低敏捷性和運動能力,增加受傷的危險。久坐的人不僅鍛煉效率低,就算是只從沙發走到冰箱也會變得慢。

久坐還有另一個問題

如果你花在椅子上的時間太多,臀部肌肉群將會『忘記』如何啟動。科學家形象地將這種現象稱為『臀部健忘症』。基本解剖學提示:你的臀部是你身體最大的肌肉群。因此,如果它們的功能不正常,你將無法蹲起或提起重物,你也不會消耗那麼多脂肪。畢竟是肌肉燃燒脂肪,所以你的臀部是個脂肪大熔爐。如果你一天花大部分時間坐在椅子上,那這個大熔爐大概就被關掉了。

這還沒完,情況還會更糟。臀部肌肉薄弱及髖屈肌緊張將造成你的骨盆前傾。這會給你的腰椎增加壓力,導致腰痛。它還會把你的肚子向前推,即使你一點兒脂肪也沒有,腸子也會膨出。久坐對你的肌肉和姿勢的改變很慢,一開始你很難注意到。但當你到了30、40、50歲以後,就會越來越糟,而且到那時就更難糾正。經常伏案工作的人應該怎麼辦呢?科學家建議:想想活動代表的兩種不同範疇。一種表示規律鍛煉,另一種表示你坐著的時間與站著的時間的比例。每一天,在日常小事上做出選擇會幫助你把『坐站比』推向好的方向。比如說站著打電話,走路上下樓,這些都會起作用,都很重要。

 

原文網址: 健康停看聽/久坐多病!臀部肌肉群將會忘記如何啟動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3/09/08/91-2983160.htm#ixzz2eOSqiDTd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com 今日新聞

2013年8月18日 15:31


 
  •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並且有利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並且有利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43%的人承認,她們睡前偶爾忘記刷牙。專家提醒,人在睡眠過程中,唾液分泌量會大大減少,而這些唾液是殺滅細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不刷牙,也許就會造成口腔細菌趁虛而入,其結果是齲齒及牙周病危險大增。另外,許多研究証實,導致牙周病的細菌同樣會導致你的心臟出現問題。

2、用清水洗澡


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鬆弛,血液循環加快,幫助你安然入睡。調查顯示,近1/3的婦女不是每天洗澡都打浴液,而是用水衝衝而已。專家指出,洗澡打不打浴液,最好根據你的出汗情況而定。導致人體發臭的細菌以汗液,特別是腋窩和腹股溝排放的汗液為生。汗多時,光用水衝是洗不乾淨的,會導致細菌滯留,滯留的時間越長,人就越『臭』。


3、上廁所後不用肥皂洗手


連小朋友都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但你是否真的洗乾淨了呢?調查顯示,只有38%的人如廁後用肥皂洗手、2%的人洗手時間超過10秒鐘。專家表示,當你上完廁所擦拭時,手與大腸桿菌源距離極近,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如果不用肥皂,根本無法完全清除細菌。因此,在上完廁所後一定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並且用清水衝洗乾淨。


4、內褲不是每天都換

女性內衣褲一定要勤洗勤換,但是調查顯示,52%的女性不是每天都換內褲的。微生物學家查爾斯·格巴博士指出,內褲穿一天,上面就會留有約0.1克的糞便,一克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病毒、100萬個細菌、1000個寄生蟲包囊和100個蟲卵。這些細菌會附著在手上,如果你不洗手就去揉眼睛甚至拿東西吃,就會因此而染上疾病。


清洗內褲注意事項

 

1.最要用專用的洗滌用品,比如帶殺菌效果的肥皂。
2.內褲不要和其他衣物混在一起洗,以防止細菌交叉感染。
3.用專用的盆,病定期用開水燙盆以殺菌。家庭成員之間不要混用洗衣盆。
4.洗淨的內褲,切忌直接暴曬。應先在陰涼處吹乾,再置陽光下消毒。否則,內褲容易發硬、變形。


5、食物掉了撿起來再吃

40%以上的女性示,她們吃過剛掉在地上就被撿起來的食物。以前也有種叫做『5秒鐘規則』的說法,指落地食物只要在5秒之內撿起食用,就是安全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說法會對人造成極大的誤導。實驗証明,食物掉到地上後,僅僅兩三秒鐘就會被細菌污染。因此,所有掉在地上的食物,都應該立即扔進垃圾桶。年輕媽媽們在教導小孩時要特別注意這個情況,自己也要做好表率,因為小孩很會模仿。

6、光著腳健身

調查發現,32%的人都是光腳健身的,尤其是在跳健美操或肚皮舞時。專家建議,這時最好穿一雙輕便的鞋子。因為健身時腳會大量出汗,潮濕的環境最利細菌滋生,這些細菌會通過別人的腳遺留在地板上,當你的腳踩上去,就可能感染到腳癬(俗稱『香港腳』)或跖疣(一種足底疣)。


原文網址: 健康停看聽/警惕!女人六個最髒生活習慣該改掉了~ (第1頁/共2頁)|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3/08/18/91-2929337.htm#ixzz2cUpDCNuI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3年8月11日 09:28

     
     

 

 

  • 嘴唇的顏色、光澤、質地無一不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視窗,那麼嘴唇可以看作是健康的視窗。嘴唇的顏色、光澤、質地無一不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正常健康的嘴唇一般膚色紅潤而有光澤,乾濕適度而有彈性。一旦身體有問題,嘴唇就會出現改變。所以清早起床,不妨照照鏡子,仔細看一下自己的嘴唇,看是否有下面的情況。

 

一、顏色

 

(一)嘴唇為紅色或是深紅色或是紫紅色

據人民網報導,如果紅的顏色過於豔麗或者是深紫紅色,可能是俗稱的體內『火大』引起的。如伴口臭、呃逆,說明脾胃濕熱,伴兩脅脹痛、厭食,說明肝火太旺。常見不適:牙疼、頭疼、頭暈、便秘、尿黃等。

 

嘴唇為紅色或是深紅色或是紫紅色的防治方法

1 立即減少以下物質的攝入,辛辣食物、糖類、雞肉、羊肉,它們只會產生的更多的能量,讓你體內的火氣更旺,導致它的顏色更加深紅。

2 盡量不要服用含有人參、大棗等物質的補品,畢竟火上澆油是很危險的事情。

3 產生了這麼多不適時,需要要藥物來幫個忙了。玄參30g生地30g麥冬30g肉桂2g,水煎服。這個方子是古代的名方增液湯。對於上述不適有明顯的緩解治療作用,可以在清理人體『火』的情況下,同時補足陰液,讓我們不再是乾柴,不再見火就著。

 

(二)嘴唇為淡白色

長期嘴唇蒼白應當去醫院查一下,醫生會根據其表現和自覺症狀給您作些相應的檢查,以排除有無貧血的問題。此外,某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病人也可以表現出口唇缺少紅潤、乾燥等症狀,有些還可伴有四肢發冷。常見不適:乏力、睏倦、背痛、性慾低下等。

 

嘴唇為淡白色的防治方法

1 加強營養比較高物質的攝入,不要再度挑食,不要再想著減肥,生命比苗條更重要。建議食品:魚肉、雞肉、牛肉、羊肉、雞蛋等。

2 帶紅色內皮的花生,每天適當嚼服,不限量。乾棗,至少一天十五枚以上。 

3 不要過度熬夜,那樣會加劇你本已不足的能源的破壞性消耗。

 

(三)嘴唇為青黑(紫)色

如果嘴唇長期出現青紫,現代醫學將其稱之為『紫紺』,預示著你的心臟可能存在問題,長期如此應當及時去醫院檢查。某些呼吸系統的疾病也可出現口唇缺少光澤、不夠紅潤的變化。常見不適:胸悶、愛嘆氣、胸部偶有刺痛、惡夢等。

 

嘴唇為青黑(紫)色的防治方法

1 如果你很少運動,那麼,每天的30分鐘慢跑會徹底改變你的唇色。

2 強烈建議每天飲用1-2湯匙的山西老陳醋,這絕對能讓你青黑色的唇在一段時間之後發生改變。老陳醋本身除外其他作用,也有柔和的活血化瘀作用和改善心情的作用。

 

(四)嘴唇周圍的皮膚泛起一圈黑色

如果你的嘴唇上出現了一塊或幾塊黑斑,應該去醫院口腔科或皮膚科就診,排除色素性疾病或血管性疾病的可能,如色素痣或血管瘤等,必要時應做相關的檢查。如果整體色澤暗淡且發黑,還要注意消化系統是否存在問題。如果唇周有一圈黑色的話,可能與體內有濕邪或脾腎虧虛有關。常見不適:食慾下降、消化較差、下肢沉重感、小便頻多。

 

嘴唇周圍的皮膚泛起一圈黑色的防治方法

1 盡量避免各種甜食、油炸、油膩、比較黏的食品、生冷食品等,因為它們能夠讓你的身體裡產生更多的濕分。

2 飯後一定不要急於臥倒或是睡眠,這會直接導致體內因食物的運輸遲緩而產生濕氣。

3 你腎和脾胃的經脈都起源在腳上,雙腳就相當於植物的根一樣重要,試著每天用熱水泡一下腳,這會把熱能直接從你的『根』補充到相聯繫的臟器的。

 

從中醫調理上來講,當你發現嘴唇豔得異常,飲食上就應注意多以清淡為主。在炎熱的夏季,推薦多喝一些用荷葉或帶心蓮子熬成的米粥,可清熱解暑。如果唇色較淡,及時補充營養,如服用枸杞子、首烏、山藥等補血益氣的藥物就變得很必要。如果是貧血情況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來治療。如唇色暗紫,可加強運動,減輕工作壓力,晚上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迴圈,並保證充足的睡眠。

 

二、嘴唇乾裂

嘴唇的濕潤程度也是身體情況的外在反映。乾裂是津液已傷,唇失滋潤,唇口糜爛,唇邊生瘡多是核黃素缺乏或脾胃熱盛及陰虛火旺的徵象。如嘴唇出現裂隙或裂溝,應服用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但不要過多吃橘子,因為橘子是芳香溫類水果,多食易『上火』,會讓嘴唇更加乾燥。可用銀耳50克、紅棗10枚燉冰糖,一天分3—4次飲用。或可經常按摩嘴唇,只要每天晚上臨睡之前,拿化妝棉蘸一些蜂蜜,塗在嘴唇上,然後用手指輕輕按摩,就可以幫助促進血液迴圈,使嘴唇獲得氧分,增加營養,進而變得滋潤。

 

三、上唇或是下唇起皰

需要注意,你身體裡的濕氣太大,並且已經開始變成濕毒。檢點一下你的食品是否過於偏重油炸類或是糖類、油膩類,它們都是讓你身體裡產生濕毒的因素之一。

 

唇或是下唇起皰防治方法

1、減少上述物質的攝入,如果是在抵制不了誘惑,至少也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吃的很多了。

2、注意要有意識的增加蔬菜的攝入量,清淡些總沒壞處的。

 

四、唇內潰瘍

有的人是上火才會起潰瘍,大約還有一半的人,則不完全是因為上火起的了。關鍵在於區別潰瘍面的顏色,如果是紅色明顯的,多半為上火,如果是以白色為主,人體還是偏虛為主。

 

唇內潰瘍的防治辦法

1、一定要吃含有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山楂、橙子、奇異果、番茄等,切記不要拿西藥的維生素C片來代替水果,這種天然的維生素C還是要遠遠的比提取物製制成的藥片好的。

2、用棉花多蘸些雲南白藥,直接按壓到潰瘍面上,停留30分鐘,每天重複4、5次,很快就會感覺到效果的。

當然,查唇僅是中醫『望診』中的一部分,對於疾病的診斷,還要結合全身的其他表現,所以一旦身體出現不適,必要時一定去醫院診治。



原文網址: 健康停看聽/嘴唇就是健康指標~顏色太紅表肝火太旺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3/08/11/11635-2973284.htm#ixzz2bvyPb9bJ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3/05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確保國人使用中藥的品質與安全,「臺灣中藥典」又再版了!第二版「臺灣中藥典」除新增101個品項外,並提高檢驗方法的科學化。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指出,舉凡製造、輸入的中藥材,其品質與規格,皆需符合「臺灣中藥典」第二版的規定。

衛生署為建立國內藥材品質管制規格及保障民眾用藥安全,於民國93年編撰完成國內第一部中藥典,收載中藥品項200種;第二版中藥典除更名為「臺灣中藥典」,其中並新增101個品項,而且還提高檢驗方法的科學化,其中薄層層析法採用率由55%增為87%,高效液相層析法也由18%增為35%。

此外,中醫藥委員會也針對中藥典第一版內容進行全面檢討,對於第一版檢驗方法使用到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毒性較大的溶媒,進行化學分析方法評估研究與改進,使檢驗方法更加完善。

「臺灣中藥典」再版共收載三百種臺灣常用中藥材品項,每一藥材分別列出其中文名、學名、基原、性狀、鑑別、雜質檢查、含量測定、貯藏方法、用途分類、用量及注意事項。該藥典並將於4月1日起實施,且會有線上版提供民眾查詢。

歡迎上樂活村網站查看http://www.lohasgo.com.tw/course.php?class=2&de_ID=20&co_ID=45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21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戴巧嵐

指甲是由不含細胞的角蛋白所組成,是一個死的角質組織,指甲包含5個部分:甲板、近端指甲皺襞、指甲基質、甲床、下甲床。整個構造中,只有甲基質和甲床有活的細胞,所以,指甲是不會呼吸的。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呂佩璇表示,指甲是否健康可從下列幾點來判別:

長寬形狀:

指甲的形狀是由遠端手指骨決定,正常的指甲其長度和寬度約是1:1(不留指甲的狀態),有點呈正方形的形狀。

◎色澤:

與微血管豐富程度及指甲基質的黑色素有關,健康的指甲應呈現健康的粉紅色,表示底下血液豐富,沒有貧血、營養不良等情形,也沒有黑色素沉澱。

◎飽滿度:

飽滿度夠的指甲,再加上近端的甲床沒有軟組織增生時,若把兩根手指頭指甲跟指甲對向靠在一起時,會在指甲根部呈現一個菱狀的空間。

◎指甲表面:

沒有條紋、指甲剝離等情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表示,茹素、身體虛弱、營養缺少者,指甲容易產生斷裂的現象。有些人會在指甲上看到一條橫紋,可推論在那段時間的代謝功能不佳,以致指甲產生紋路上的變化。

新月弧明顯,呈白色。

中醫則認為指甲健康與血流有關。中醫典籍有:「爪為筋之餘」的說法,筋是指筋膜、肌腱等連結關節與肌肉的組織,爪則是手指甲與腳趾甲,而「肝主筋」表示肢體關節由肝臟的血液主宰,所以可知,肝臟血液充足,指甲就會紅潤有光澤且堅硬,如果肝血不足,指甲就可能變薄易裂、失去光澤。

黃建榮表示,中醫問診講求「望聞問切」,在處理末梢功能較差,如手麻、手腳冰冷等症狀時,會特別再檢視指甲的狀況,看其光澤、厚度和顏色。例如氣血循環差的人,指甲常會無光澤、厚薄不均且顏色黯沈。但是在診斷上不會把指甲狀況當作唯一的診斷標準,會一併配合面色、脈相等一起考量。醫師認為,因個人體質、代謝狀況不盡相同,所以,指甲健康應留意其長期的狀況,如果突然出現變化,才能夠被立即發現。

變厚!有凹洞!小心身體有狀況

以下是常見的指甲形狀與生長上所發生的變化,別小看這一點點不同,可能和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1 匙狀指:

是指甲板變薄,且中間像湯匙一樣凹下去的指甲。會產生匙狀指,除了外傷的原因之外,最常發生於缺鐵患者,所以,在排除其他病變後,匙狀指病患最好進行血液檢查,以確認缺鐵的程度。此外,有些嬰幼兒也會在大腳趾出現匙狀指,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毋須太擔心。

2 指甲層狀剝離:

指甲的末端像是要脫落一樣,與甲床分開,有時會合併見到裂縫狀出血。常做美甲或黴菌感染易導致指甲層狀剝離,而乾癬、甲狀腺亢進、結締組織疾病引起的發炎,或指甲床腫瘤,也會出現此徵狀。常出現在外傷(常做美甲)、發炎(乾癬、結締組織疾病、甲狀腺亢進)、感染(黴菌感染)、指甲床腫瘤等狀況。

3 凹點:

意即指甲上有一個一個小凹洞。常見於乾癬病人(發生機率約10﹪~15﹪),出現凹洞後,接下來可能會看起來黃黃的,症狀與灰指甲很難分辨,所以,在治療上會將指甲化驗,以確定是否黴菌感染。如果出現很深、不規則分布的凹點,可能是乾癬或異位性皮膚炎所導致;圓禿的患者則可能出現很淺,且呈幾何形狀排列的凹點。

4 博氏線:

幾乎每根指甲都出現一條橫線,如同斷層一般,主要是因為指甲在生長的某個時期,受到阻斷或遲緩所造成。除了外傷或習慣摳咬指甲的人,其他皮膚疾病以及高燒、病毒感染等系統性的疾病,也可能出現這種狀況。

5 指甲縱裂症:

在指甲表面呈線狀隆起的縱痕,甚至進一步有縱裂的發生。有些扁平苔蘚的患者會合併出現指甲縱裂症,患有扁平苔蘚者易在四肢的彎曲側出現紫紅色的發癢丘疹。

6 指甲下角質增生:

在遠端的指甲床發生不正常的角化,造成遠端的指甲板下方堆積角質,增厚。常見於灰指甲、乾癬、外傷、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7 甲溝炎:

指甲週圍受傷,導致近端指甲溝發炎,即使沒有很明顯的傷口,仍會造成指甲邊緣紅腫熱痛,甚至會化膿。

甲溝炎可分急性發作與慢性發作。急性期主要是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免疫力較差者、糖尿病患可能是綠膿桿菌感染。慢性期的紅腫症狀較不明顯,但因病程較長,可能會引起色素沉澱,甲溝附近膚色變黯沈的情形。常見於家庭主婦,手指受傷後仍因為做家事而反覆受到水、外傷、化學物質刺激,門診上常見富貴手合併甲溝炎的病患。慢性甲溝炎除了會有疼痛感之外,如果受傷的地方擴散到指甲基質的生長點,將使新長出的指甲變得凹凸不平,影響美觀。

變黑!變白!指甲顏色有玄機

1 指甲變黑色:

(1)指甲下瘀血,因外傷或長時間擠壓造成指甲下方的微血管出血,不需特別處理,待其慢慢往外長然後修剪即可。(2)長條狀指甲黑色素沉著:通常是良性的黑色素痣細胞所致,在孩童時期,可能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去,如果發現有變寬、顏色加深等變化,最好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黑色素細胞癌。

2 指甲變白色:

正常的指甲只有新月弧呈白色,甲板因底下微血管而呈淡淡的粉紅色,如果指甲偏白,厚度、光澤度仍正常,則有可能患有貧血,中醫稱之為「血虛症」。但臨床上常見肝硬化病患的指甲大部分都變成白色,新月弧變得很不明顯,且指甲的顏色像毛玻璃般霧霧地,質地也變得比較厚,亦被稱作是「Terry's nail」,推測是循環變差,以及甲床結締組織增生所造成。

3 指甲變紫色:

中醫認為指甲最能反應血液循環的好壞,所以,氣血良好的人指甲顏色較紅潤,循環差的人因為血液無法供給到人體末梢,所以會偏紫色,稱為「血瘀症」。

4 新月弧變色:

正常的新月弧為白色,但仍有可能因為疾病、藥物而發生顏色上的變化。紅色的弧影常見於心臟衰竭病患;老化、四環黴素的使用可能使月弧變黃;典型的銀中毒則會使指甲呈藍灰色的弧影。

美美的指甲,也需要休息

目前美甲的主流是光療指甲,光療指甲的問題主要在卸除及修形時易對指甲產生傷害。多數美甲師很習慣修剪、推開指甲邊緣的甘皮,使指甲露出很漂亮的弧形,但是甘皮是保護指甲邊緣的組織,容易因修剪而受傷,使細菌入侵,嚴重時可能造成甲溝炎。

另一個問題是光療指甲無法自行以去光水卸除,必須到美甲沙龍先用酒精軟化凝膠,再用銼刀將凝膠銼下來,在卸除的過程中,對指甲是很大的機械性的傷害,所以很容易傷害到甲板。當指甲已經「生病」時,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休息,隔一段時間不要做美甲療程,等到健康的指甲長出來再施行。呂佩璇提醒:「長久做的話,如果指甲層狀剝離嚴重而影響到甲床的話,有可能長出來的新指甲也會坑坑洞洞。」

外擦+內服,一起養護指甲

如同雙手可以用護手霜滋潤,指甲也可以使用指緣油達保護效果,指緣油的油脂成分較易被指甲吸收,所以,可塗在指甲表面及指甲邊緣乾皮,塗完後可稍加按摩,以利吸收,塗完後會形成一層保護膜,但經洗手、接觸物品等動作會漸漸脫落,所以可隨時補充。

在指甲的保養方面,中醫認為指甲健康與血液供應有關,一旦指甲發生狀況,就應從當歸、黃耆等「補血」藥材著手。平日亦可藉歸脾湯、當歸飲子來補血、涼血,對於皮膚表層、肢體末梢帶氧量有改善效果,長期飲用的話,可以提升皮膚色澤、細緻度,也可以使指甲變得滋潤有光澤。

指甲的生長速度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平均來說2~3週就可以修剪手指甲,腳趾甲則是3~4週一次。雖然留長指甲可讓手看起來修長,但指甲內容易藏污納垢,而且不好抓取物品、敲擊鍵盤,也容易斷裂。醫師建議指甲的長度適中即可,怎樣的長度才算適中呢?呂佩璇表示,指甲最好剪到與手指尖端齊平,或者是留長到露出指尖一小條白邊,這樣的長度最剛好,

如果指甲剪太短,甲床缺少指甲的保護,也是很容易受傷,呂佩璇曾看過灰指甲患者,為了美觀頻頻修剪指甲患部,最後剪到太短、甲床都露出來了,如此一來黴菌反而更容易入侵,造成甲溝炎,所以,指甲還是要覆蓋整個甲床,比較安全。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51期】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