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4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德國神經退化性疾病中心(DZNE)主導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透過檢驗血液中的「神經輕鏈」(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濃度,或可在阿茲海默症發病前十六年檢測出該疾病,以便提早預防這種全球最常見的失智症。該項研究十四日刊登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

究團隊持續追蹤四○五名受試者血液中的「神經輕鏈」濃度,發現帶有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基因突變的受試者,相較於其他健康的受試者,神經輕鏈濃度會逐年升高,在失智症狀顯現前達到最高,其後趨於平穩;神經輕鏈的變化,最早在失智症狀顯現前的十六年,便可察覺。四○五名受試者包括二四三名帶有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基因突變者、一六二名未帶有相關基因突變者。

較腦脊髓液檢查更便利

主要研究作者朱克(Mathias Jucker)指出,「神經輕鏈」能顯示大腦神經元的損傷情況,「血液中的神經輕鏈愈多,代表腦損傷愈嚴重」;由於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可阻止或減緩阿茲海默症發展,及早發現病灶,對病患和醫師來說十分重要,而血液檢測相較於侵入性的腦脊髓液檢查更為便利,有助於臨床研究。

不過,朱克也指出,血液中的「神經輕鏈」變化情況,不一定只與阿茲海默症有關。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表示,受基因突變影響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約占所有患者的一%,考量到該研究僅針對受到遺傳影響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相關檢測方式仍有其侷限性。部分學者樂觀表示,該項發現有助於阿茲海默症的早期預防與治療。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http://m.ltn.com.tw/news/world/paper/12636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