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生物科張春梅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丹參(Savia miltiorrhiza)一般稱為』丹蔘』,是唇形科鼠尾草屬的植物,其根可做為中藥。丹參另有多種別名,如赤參、山參、紫丹參、紅根、紅參,血參和血參根等。丹參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中,該典將丹參列為沒有毒性的上品藥材。總結歷代本草藥典的記載,丹參的功能主要包括: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擴張血管等。丹參一直是中醫的婦科良藥,又因為其具有祛瘀、活血的功效,所以也被看好具有應用於現代醫學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良好潛力。

丹參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始於1930年代,主要著重在使丹參根部呈紅色的脂溶性二萜類物質,其中以丹參酮IIA的藥理活性研究最多,發現它具有減緩心肌梗塞的作用。近10年來,已有超過五十幾種的丹參水溶性成分被分離純化,並鑑定出其化學結構以酚酸類化合物為主,包括丹參素、各種丹參酚酸、原兒茶醛、原兒茶酸等。其中又以丹參酚酸B鎂鹽含量最高,且藥理活性最強。動物實驗證實丹參酚酸B鎂鹽確實具有擴張血管、抗高血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生理作用。

近年來的研究,證實丹參酚酸B鎂鹽和強心配醣體藥物哇巴因(quabain)具有相同的作用機制,即抑制心肌細胞膜上的鈉鉀幫浦(又稱鈉鉀腺苷三磷酸酶),來達到強心的效果。當鈉鉀幫浦受到抑制時,會導致心肌細胞內的鈉離子濃度上升,鉀離子濃度下降。為了因應心肌細胞鈉、鉀離子濃度的變化,細胞膜上的鈉、鈣離子通道會開啟,利用胞外鈣離子來交換胞內升高的鈉離子,結果造成心肌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上升,因而引發心肌興奮收縮而增加心輸出量和加快血流。不同於有嚴重副作用的固醇類強心配醣體,丹參酚酸B鎂鹽是多酚類化合物(化學結構是咖啡酸四聚體),不僅安全無明顯副作用,而且和其他的多酚類化合物一樣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保健功能。

丹參酚酸B鎂鹽也具有保護腦神經細胞的作用。研究人員在模擬人類中風的腦缺血動物試驗中,把餵食丹參酚酸B鎂鹽的處理組(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腦組織切片,以活細胞染色法分析後,發現實驗組老鼠的腦組織梗塞面積明顯減少。當腦部因為缺血再灌流時,神經細胞將因能量衰竭、鈣離子濃度降低、自行凋亡、自由基攻擊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啟動等不利因素而導致死亡。由於神經細胞約有70%的ATP用來維持細胞內外的鈉鉀平衡,丹參酚酸B鎂鹽有可能因抑制神經細胞膜上的鈉鉀幫浦而大量減少ATP的消耗,並且因為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而降低細胞死亡率,所以具有保護腦神經細胞的作用。

許多亞洲地區的傳統醫學,早已把丹參用於治療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風等疾病,近年來的這些醫學研究可說是解開了傳統醫學中,丹參治療心臟病和急性缺血中風的原理,也使丹參很有機會成為心血管保健的新「明星」,以及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新「救星」。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丹蔘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B9%E5%8F%82)
2. 郭朝禎、王美琪、曾志正,活血化瘀的丹參,科學發展,460期,2011年4月。


資料來源: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245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