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家講究環保及健康養生,吃素的人越來越多;不過許多民眾為了讓素食更好吃,常常用油炸、紅燒或三杯等方式處理,雖然素食少了動物性脂肪,但還是要提醒您,調味料過多(鹽糖分過高)、含油量過高和大量醃製食物,也是健康的慢性殺手喔!
最近的新聞報導一名長期茹素女性,出現脾氣暴躁、忘東忘西,又疑神疑鬼等等情形,就醫檢查後發現,導致她行為舉止改變的原因,竟是缺乏維生素B12!
全素者才須補充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可以幫助紅血球生成,預防貧血;幫助維持神經功能,可提高注意力及記憶力,也可減少失眠及手腳發麻等狀況;協助體內醣類、蛋白質及脂質的利用,維持身體正常運作。體內缺乏維生素B12,可能會導致貧血或神經病變,可能的症狀包括:疲倦、虛弱無力、貧血、食慾不佳、躁動、走路不穩、四肢麻木、認知功能困難等。
維生素B12大多存在於動物性來源,如內臟(豬肝)、魚、貝類、蛋黃、乳製品(牛奶、起司);非動物性來源較少,例如啤酒酵母等。
人體對於維生素B12的每日需求量並不高,行政院衛生署建議13歲以上國人,每日應攝取的維生素B12為2.4微克;懷孕婦女(第一至三期)每日建議攝取量為2.6微克,哺乳期2.8微克。正常飲食者,其實只要三餐正常即可足量攝取,由飲食引起的維生素B12缺乏相當少見。
若是吃素的民眾,奶蛋素或奶素者還是可由蛋黃、乳製品攝取到維生素B12,沒有缺乏的疑慮;至於吃全素者,則建議攝取啤酒酵母或是補充綜合維生素產品。
藥物也可能導致維生素B12缺乏
65歲以上年長者,因胃黏膜機能減弱,對於維生素B12吸收能力較低,屬於容易缺乏維生素B12的族群。此外,藥物也可能影響維生素B12的效果,如痛風治療藥物「秋水仙素」,會大量減少維生素B12的吸收,所以服用秋水仙素期間,需觀察是否出現維生素B12缺乏的症狀。
其他可能會影響維生素B12吸收的藥物,還有控制胃酸的藥物(制酸劑及氫離子幫浦阻斷劑)、降血脂藥(膽酸結合劑)、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等。此外,補充高劑量葉酸雖可改善維生素B12缺乏造成的貧血症狀,卻無法避免維生素B12缺乏造成的神經方面損傷,所以即使沒有貧血症狀,全素者及年長者仍需十分注意維生素B12缺乏的其他症狀。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吃素或長期服藥的民眾,可和醫師、藥師或營養師討論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B12;如果出現疲倦、無力、暈眩、躁動、四肢麻木等疑似缺乏維生素B12的症狀時,務必回診並接受進一步檢查。
藥害救濟基金會也呼籲,飲食正常的民眾,不需要刻意攝取大量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如B群、C等,過量會隨尿液排出體外;而油溶性的維生素如A、D、E、K等,過量則會蓄積於體內,造成身體負擔。藥求安全、食在安心,民眾食用健康食品或膠囊錠狀食品後,如發生任何不適症狀,請通報至行政院衛生署所建置的「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 http://hf.doh.gov.tw 」。
參考資料:
1.AltMedDex資料庫(2012)
2.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第七版(民國100年修訂)
3.保健食品活用事典
4.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 http://consumer.fd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73&pid=39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