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李盛雯╱台北報導】

淋巴癌是沉默的癌症,初期無明顯症狀,常讓人跟感冒混淆,延誤就診。台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博升提醒,若出現燒、腫、癢、汗、咳、瘦六大症狀,特別是持續發燒伴隨身體出現無原因的淋巴結腫大,就要特別留意。

衛生署9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一年有2340位淋巴癌病人,其中常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占了2168人,10年來成長近8成。

柯博升指出,淋巴癌症狀易與一般疾病混淆,表現型態也很複雜。淋巴癌主要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在台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生率遠高於何杰金氏,約為13:1。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又分B細胞及T細胞,及高度惡性、中度惡性及低度惡性三種惡性度。先確定淋巴癌類別,才能進一步瞭解癌細胞可能的侵犯範圍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近年來由於標靶藥物問世,治療成效更好。

研究顯示,非何杰金氏B細胞侵襲性中高惡性度的淋巴癌,在化療及標靶治療的完整治療下,近6成病友可存活超過五年。追蹤至十年,對治療有完全反應的病患中超過6成疾病沒有復發。

針對低惡性度淋巴癌,以誘導療法加上維持療法,7成病患可達3年無惡化存活率。所以無論淋巴癌惡性程度為何,都須接受完整全程治療,才能有較佳治療成效。

柯博升強調,整體來說,淋巴癌治療成功機會很高,但一定要把握及早治療原則,臨床上可見高惡性的病人有時會延遲治療,但愈晚治療、效果愈不理想,曾經有病人等到腫瘤大到20公分才就診,延誤黃金時間,是非常可惜。

癌症希望基金會提出「打擊淋巴癌5步驟」,先「記口訣」,注意淋巴癌6大症狀,及早發現、及早就醫;確診後「辨身分」,瞭解癌別,掌握正確治療方法;「遵醫囑」,信賴醫師、良好溝通下配合治療;「不中斷」,積極治療不放棄;最後「樂抗癌」,全程治療降低復發風險,邁向治癒之路。

資料來源:Yahoo!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E7%99%8C%E7%97%87%E9%98%B2%E6%B2%BB-%E6%B7%8B%E5%B7%B4%E7%99%8C6%E5%A4%A7%E8%AD%A6%E8%A8%8A%E7%87%92%E8%85%AB%E7%99%A2%E6%B1%97%E5%92%B3%E7%98%A6-213000516.html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戴巧嵐

指甲是由不含細胞的角蛋白所組成,是一個死的角質組織,指甲包含5個部分:甲板、近端指甲皺襞、指甲基質、甲床、下甲床。整個構造中,只有甲基質和甲床有活的細胞,所以,指甲是不會呼吸的。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呂佩璇表示,指甲是否健康可從下列幾點來判別:

長寬形狀:

指甲的形狀是由遠端手指骨決定,正常的指甲其長度和寬度約是1:1(不留指甲的狀態),有點呈正方形的形狀。

◎色澤:

與微血管豐富程度及指甲基質的黑色素有關,健康的指甲應呈現健康的粉紅色,表示底下血液豐富,沒有貧血、營養不良等情形,也沒有黑色素沉澱。

◎飽滿度:

飽滿度夠的指甲,再加上近端的甲床沒有軟組織增生時,若把兩根手指頭指甲跟指甲對向靠在一起時,會在指甲根部呈現一個菱狀的空間。

◎指甲表面:

沒有條紋、指甲剝離等情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表示,茹素、身體虛弱、營養缺少者,指甲容易產生斷裂的現象。有些人會在指甲上看到一條橫紋,可推論在那段時間的代謝功能不佳,以致指甲產生紋路上的變化。

新月弧明顯,呈白色。

中醫則認為指甲健康與血流有關。中醫典籍有:「爪為筋之餘」的說法,筋是指筋膜、肌腱等連結關節與肌肉的組織,爪則是手指甲與腳趾甲,而「肝主筋」表示肢體關節由肝臟的血液主宰,所以可知,肝臟血液充足,指甲就會紅潤有光澤且堅硬,如果肝血不足,指甲就可能變薄易裂、失去光澤。

黃建榮表示,中醫問診講求「望聞問切」,在處理末梢功能較差,如手麻、手腳冰冷等症狀時,會特別再檢視指甲的狀況,看其光澤、厚度和顏色。例如氣血循環差的人,指甲常會無光澤、厚薄不均且顏色黯沈。但是在診斷上不會把指甲狀況當作唯一的診斷標準,會一併配合面色、脈相等一起考量。醫師認為,因個人體質、代謝狀況不盡相同,所以,指甲健康應留意其長期的狀況,如果突然出現變化,才能夠被立即發現。

變厚!有凹洞!小心身體有狀況

以下是常見的指甲形狀與生長上所發生的變化,別小看這一點點不同,可能和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1 匙狀指:

是指甲板變薄,且中間像湯匙一樣凹下去的指甲。會產生匙狀指,除了外傷的原因之外,最常發生於缺鐵患者,所以,在排除其他病變後,匙狀指病患最好進行血液檢查,以確認缺鐵的程度。此外,有些嬰幼兒也會在大腳趾出現匙狀指,是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毋須太擔心。

2 指甲層狀剝離:

指甲的末端像是要脫落一樣,與甲床分開,有時會合併見到裂縫狀出血。常做美甲或黴菌感染易導致指甲層狀剝離,而乾癬、甲狀腺亢進、結締組織疾病引起的發炎,或指甲床腫瘤,也會出現此徵狀。常出現在外傷(常做美甲)、發炎(乾癬、結締組織疾病、甲狀腺亢進)、感染(黴菌感染)、指甲床腫瘤等狀況。

3 凹點:

意即指甲上有一個一個小凹洞。常見於乾癬病人(發生機率約10﹪~15﹪),出現凹洞後,接下來可能會看起來黃黃的,症狀與灰指甲很難分辨,所以,在治療上會將指甲化驗,以確定是否黴菌感染。如果出現很深、不規則分布的凹點,可能是乾癬或異位性皮膚炎所導致;圓禿的患者則可能出現很淺,且呈幾何形狀排列的凹點。

4 博氏線:

幾乎每根指甲都出現一條橫線,如同斷層一般,主要是因為指甲在生長的某個時期,受到阻斷或遲緩所造成。除了外傷或習慣摳咬指甲的人,其他皮膚疾病以及高燒、病毒感染等系統性的疾病,也可能出現這種狀況。

5 指甲縱裂症:

在指甲表面呈線狀隆起的縱痕,甚至進一步有縱裂的發生。有些扁平苔蘚的患者會合併出現指甲縱裂症,患有扁平苔蘚者易在四肢的彎曲側出現紫紅色的發癢丘疹。

6 指甲下角質增生:

在遠端的指甲床發生不正常的角化,造成遠端的指甲板下方堆積角質,增厚。常見於灰指甲、乾癬、外傷、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7 甲溝炎:

指甲週圍受傷,導致近端指甲溝發炎,即使沒有很明顯的傷口,仍會造成指甲邊緣紅腫熱痛,甚至會化膿。

甲溝炎可分急性發作與慢性發作。急性期主要是因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免疫力較差者、糖尿病患可能是綠膿桿菌感染。慢性期的紅腫症狀較不明顯,但因病程較長,可能會引起色素沉澱,甲溝附近膚色變黯沈的情形。常見於家庭主婦,手指受傷後仍因為做家事而反覆受到水、外傷、化學物質刺激,門診上常見富貴手合併甲溝炎的病患。慢性甲溝炎除了會有疼痛感之外,如果受傷的地方擴散到指甲基質的生長點,將使新長出的指甲變得凹凸不平,影響美觀。

變黑!變白!指甲顏色有玄機

1 指甲變黑色:

(1)指甲下瘀血,因外傷或長時間擠壓造成指甲下方的微血管出血,不需特別處理,待其慢慢往外長然後修剪即可。(2)長條狀指甲黑色素沉著:通常是良性的黑色素痣細胞所致,在孩童時期,可能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去,如果發現有變寬、顏色加深等變化,最好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為黑色素細胞癌。

2 指甲變白色:

正常的指甲只有新月弧呈白色,甲板因底下微血管而呈淡淡的粉紅色,如果指甲偏白,厚度、光澤度仍正常,則有可能患有貧血,中醫稱之為「血虛症」。但臨床上常見肝硬化病患的指甲大部分都變成白色,新月弧變得很不明顯,且指甲的顏色像毛玻璃般霧霧地,質地也變得比較厚,亦被稱作是「Terry's nail」,推測是循環變差,以及甲床結締組織增生所造成。

3 指甲變紫色:

中醫認為指甲最能反應血液循環的好壞,所以,氣血良好的人指甲顏色較紅潤,循環差的人因為血液無法供給到人體末梢,所以會偏紫色,稱為「血瘀症」。

4 新月弧變色:

正常的新月弧為白色,但仍有可能因為疾病、藥物而發生顏色上的變化。紅色的弧影常見於心臟衰竭病患;老化、四環黴素的使用可能使月弧變黃;典型的銀中毒則會使指甲呈藍灰色的弧影。

美美的指甲,也需要休息

目前美甲的主流是光療指甲,光療指甲的問題主要在卸除及修形時易對指甲產生傷害。多數美甲師很習慣修剪、推開指甲邊緣的甘皮,使指甲露出很漂亮的弧形,但是甘皮是保護指甲邊緣的組織,容易因修剪而受傷,使細菌入侵,嚴重時可能造成甲溝炎。

另一個問題是光療指甲無法自行以去光水卸除,必須到美甲沙龍先用酒精軟化凝膠,再用銼刀將凝膠銼下來,在卸除的過程中,對指甲是很大的機械性的傷害,所以很容易傷害到甲板。當指甲已經「生病」時,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休息,隔一段時間不要做美甲療程,等到健康的指甲長出來再施行。呂佩璇提醒:「長久做的話,如果指甲層狀剝離嚴重而影響到甲床的話,有可能長出來的新指甲也會坑坑洞洞。」

外擦+內服,一起養護指甲

如同雙手可以用護手霜滋潤,指甲也可以使用指緣油達保護效果,指緣油的油脂成分較易被指甲吸收,所以,可塗在指甲表面及指甲邊緣乾皮,塗完後可稍加按摩,以利吸收,塗完後會形成一層保護膜,但經洗手、接觸物品等動作會漸漸脫落,所以可隨時補充。

在指甲的保養方面,中醫認為指甲健康與血液供應有關,一旦指甲發生狀況,就應從當歸、黃耆等「補血」藥材著手。平日亦可藉歸脾湯、當歸飲子來補血、涼血,對於皮膚表層、肢體末梢帶氧量有改善效果,長期飲用的話,可以提升皮膚色澤、細緻度,也可以使指甲變得滋潤有光澤。

指甲的生長速度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平均來說2~3週就可以修剪手指甲,腳趾甲則是3~4週一次。雖然留長指甲可讓手看起來修長,但指甲內容易藏污納垢,而且不好抓取物品、敲擊鍵盤,也容易斷裂。醫師建議指甲的長度適中即可,怎樣的長度才算適中呢?呂佩璇表示,指甲最好剪到與手指尖端齊平,或者是留長到露出指尖一小條白邊,這樣的長度最剛好,

如果指甲剪太短,甲床缺少指甲的保護,也是很容易受傷,呂佩璇曾看過灰指甲患者,為了美觀頻頻修剪指甲患部,最後剪到太短、甲床都露出來了,如此一來黴菌反而更容易入侵,造成甲溝炎,所以,指甲還是要覆蓋整個甲床,比較安全。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51期】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問:「台灣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是哪一種?」大部分的女性可能會回答乳癌或子宮頸癌,但其實肺癌已連續20年蟬聯女性癌症死因榜首。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數年來國人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高居第2位,僅次於肝癌,但據最近公布的十大癌症,男性肺癌死亡率已升至第一位;在女性則仍為第一位,是國內女性最主要的癌死亡原因,也因此,肺癌與肝癌並列成為國人健康的兩個重大威脅。

肺臟對於人體有多重要?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肺臟是由一對海綿狀的組織所組成的圓錐型對稱器官,左右各一,為呼吸系統的重要部分之一。吸氣時,肺臟會藉由吸入空氣,和肺循環內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此外,呼吸道的黏膜纖毛和免疫細胞,也分別能阻止空氣中的灰塵、污染粒子、細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進入人體。雖然肺癌的確定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不過,眾多危險因子當中,抽菸絕對是列為頭號危險因素。

以往台灣吸菸人口多,香菸當中的尼古丁會影響支氣管內的纖毛運動,使它清除廢物的能力降低,支氣管與肺部容易因刺激而受損,抽菸的人因為香菸焦油中的大粒子不會跑到末端的肺泡區,所污染附著的位置靠近氣管或大的支氣管等呼吸道與組織黏膜,長期下來就會造成上皮癌症病變。

賴基銘說,抽菸人口多,也就是為何以往肺癌患者中上皮癌的比例居多,但是近年來各項宣導和法令限制,讓抽菸人口大幅下降,但受二手菸及其他煙塵之害的比例增加,造成另一現象產生,那就是肺腺癌的比例大幅升高,這當中又以女性占大多數。

9成肺腺癌女性不抽菸

賴基銘進一步表示,醫學早已證實肺癌和抽菸有絕對關係,但是全人口當中女性吸菸數只占5%、男性吸菸約占40%,其中卻仍舊有許多肺癌患者不抽菸,而得肺癌的女性中也只有1成是抽菸的,有4成確實受到二手菸害,這當中女性8成都是肺腺癌,男性約6成是肺腺癌。許多肺癌患者他們都不抽菸不喝酒,有的人甚至生活作息都非常正常,幾年前因肺腺癌過世的年輕舞者羅曼菲是個例子、前法務部長陳定南也是、帽子歌后鳳飛飛更是引起歌迷無限追思的個案。

由臨床病例顯示,罹患肺癌的原因有一半是查不出來的,推斷有可能與基因有關,或是工作生活環境……等,不過仔細分析這些平常不抽菸、生活規律的女性患者後,得到的結論也不得不正視其傷害,大約有4成的肺癌患者罹患癌症因素就是「二手菸」的影響!賴基銘表示,女性很多從小就受二手菸害,長大後進廚房,油煙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機會。

二手菸是肺部的殺手

一般肺癌防治都是針對吸菸者,提醒吸菸的高危險族群要定期檢查,而忽略了其實二手菸對肺部的危害,並不亞於吸菸。賴基銘解釋,二手菸是由吸菸者呼出的菸氣,其中香菸的粒子較小,所以,會被吸到肺部更深入的地方,到支氣管的末端靠近肺泡處。因此,罹患肺腺癌的機率就大大增加,再加上患者對「菸害」認知度不足與自我健康警覺度低,是台灣女性肺癌死亡率持續攀升的重要因素。

起源於肺支氣管及肺泡上皮細胞的肺癌,其臨床表現與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壓迫及侵犯鄰近器官,以及有無轉移等情況有密切關係。因症狀不太表現在初期階段,而且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狀又近似呼吸道發炎,因此往往讓患者不容易察覺,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良機。

兩大類肺癌

肺癌依其癌細胞來源可分為兩大類,即原發肺癌及轉移性肺癌,腫瘤若原發於肺臟則稱為「原發肺癌」,但若由其他臟器轉移而來,則稱為「轉移性肺癌」。若從病理學角度分類,則有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其臨床表現不同,更重要的是治療方式也有所差異,不過許多臨床個案統計顯示,小細胞肺癌病患的預後,普遍比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差,其後就此兩種肺癌多做說明。

 ◎非小細胞肺癌:

主要包括腺癌、鱗狀細胞癌與大細胞癌三種類型,比小細胞肺癌常見,在台灣約占所有肺癌的88%,相對於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的生長較緩,轉移也較慢。通常治療以手術切除病灶為主,初期發現的話,有完全根治的機會,當然也不能排除術後仍可能發生轉移或復發的情況,只不過大部分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在發病時,都已經是疾病的晚期。對晚期的非小細胞肺癌病患或是評估不能開刀的病例,則仍可採化學藥物及放射線來治療。目前肺腺癌多一種標靶藥物的治療選擇,若表皮生長因子基因(EGFR)有突變,治療效果相當好,尤其是亞洲人、女性、不抽菸者,是最佳使用對象。

根據2012年最新的肺癌分期,依照國際TNM系統(T指腫瘤,N指淋巴結轉移,M指遠端轉移)分為四期:

《Ⅰ期》:原發腫瘤小於或等於3公分,侷限在肺支氣管內,沒有淋巴結轉移,這階段擁有最佳的預後。

《Ⅱ期》:腫瘤介於3~7公分,侵犯主支氣管或離carina(左右支氣管分支處)2公分外,可有肺葉塌陷,淋巴轉移到同側肺門內。

《ⅢA期》:腫瘤大於7公分,病灶侵犯胸壁及橫膈膜,離carina(左右支氣管分支處)2公分內,甚至到心包膜、縱膈腔膜,可有肺葉塌陷,同側縱膈淋巴結轉移,此階段仍可接受手術治療。

《ⅢB期》:病灶已侵犯到肋膜腔,有惡性心包膜或肋膜積水,同側多發性腫瘤,大血管、氣管或食道侵犯,或有對側肺門及縱膈腔淋巴結、同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已不建議手術治療。

《Ⅳ期》:病灶已轉移到對側肺部、返喉神經、縱膈腔淋巴結及肝、腦、骨頭或骨髓等器官,目前仍以化學治療為主,通常第四期肺癌的平均存活率則僅剩一年左右。

 ◎小細胞肺癌

至於約占所有肺癌12%左右的小細胞肺癌,癌細胞生長快速,而且很快就由淋巴或血液循環系統蔓延至身體其他組織或器官,就算每年都去照X光,也有可能去年肺部X光一切正常,而今年已經是肺癌第四期。可見這種肺癌不但不易被察覺,癌細胞發展的還相當迅速,一般無法以手術切除,不過,對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的療效比非小細胞肺癌更好,因此,治療以全身性的化學藥物為主,必要時輔以放射治療。

小細胞肺癌因為生長快速,依臨床分期,只分為侷限期(limited stage)及擴散期(extensive stage)兩種,其中侷限期是指病灶侷限於單側肺部,可能已侵犯到肺門、縱膈腔或鎖骨上淋巴結,所有在臨床上可發現的病灶,均可完全涵蓋在一個胸部放射治療的照射範圍內,且沒有惡性肋膜積水或遠處轉移的跡象。至於擴散期則是病灶已超過侷限期的範圍,如有惡性肋膜積水或擴展到對側肺部,以及已有遠處轉移的情況。

肺癌雖然好發於男性,但卻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一位,賴基銘表示,在認識肺癌之後,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不抽菸、拒絕二手菸害、遠離各種煙塵(廚房油煙、工廠或汽車排煙),多吃蔬菜水果,以及透過必要的篩檢(例如針對高危險群進行低劑量螺旋電腦斷層),才能提早發現,提高治療效果。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51期】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高分子籠目褐藻多醣
活化免疫系統趕走癌細胞
 
褐藻多醣因具有可活化體內免疫細胞的成分,成為近來廣受討論的課題,到底在癌症的輔助治療上具有什麼樣的功效?

輔助替代醫學利用在抗癌的效果上,一直備受各界的關注,在2012年4月由台灣營養學會、日本輔助整合醫學會(JCAM)與觀文醫學營養中心等單位,在台北振興醫院及高雄長庚醫院舉辦的「2012癌症輔助整合醫學研討會」中也邀請了日本金澤大學(Kanazawa University)醫學系醫學博士鈴木信孝教授(Prof. Nobutaka Suzuki)探討褐藻多醣對能抵禦體內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具活化的作用。
(詳細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51期)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結人工肛門夢魘  降結腸接肛門替代直腸 直腸癌患者保肛門棄糞袋  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

小姐5年前被診斷罹患低位直腸癌第三期、腫瘤約三公分大,當時才26歲的她以為要切除肛門,未來五、六十年都要使用人工造口,糞袋不離身。後來經郭立人醫師施行保肛手術-「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成功切除直腸腫瘤,肛門也得以保留。目前如常人般控制排便,次數正常且不需隨身攜帶糞袋,生活品質不受影響。

低位直腸癌因腫瘤位置接近肛門,一般處置大多以切除肛門後裝置人工肛門為主,因此低位直腸癌患者中,每年有高達七成以上病患,需終生帶著人工肛門及糞袋痛苦過活,對患者的社交及生活是一大打擊。

每年約有四千位直腸癌患者,低位直腸癌約佔一千位,其中七成以上(七百至八百位左右)的患者需隨時隨地帶著人工肛門及糞袋行動,生活極為不便。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直腸外科團隊今年十月開始在低位直腸癌治療上有新的嶄獲,執行「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再以降結腸連接肛門,替代被切除的直腸腫瘤段,手術需耗時七個小時,猶如「直腸隧道開通」工程,無需摘除肛門,讓直腸癌病患擺脫人工肛門夢魘,且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復發率降至4.4%,讓患者生活品質與尊嚴得以維持,為病患提供肛門保留新希望。

北醫附設醫院肛門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郭立人表示,低位直腸癌因腫瘤位置接近肛門,一般處置大多以切除肛門後裝置人工肛門為主,但單以外科手術切除的大規模統計,局部癌症復發的比率為12%,甚至有報告指出高達33%的局部復發率。

郭立人醫師強調,「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是一項耗時長、複雜困難的手術,首先需以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腹腔內沾黏彎曲的降結腸分離、鬆脫,這個過程就需耗費一個多小時。再將肛門口的括約肌間內外分離,然後把骨盆腔內的低位直腸腫瘤段切除,最後再將已鬆脫、高位的降結腸連接至肛門口縫合,等於是重新做一段新直腸,讓括約肌能夠正常控制排便。這項手術需耗時七個小時,分別從腹腔、骨盆腔及肛門進行,猶如一項「直腸隧道開通」工程。

北醫團隊以多科整合性治療,執行「括約肌間分離手術」,即是在直腸癌手術前,輔以放射及化學治療後,再施行根除性的直腸癌切除手術,目前對直腸癌的治療,其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且其局部癌症復發率也降至4.4%,不但能有效降低癌症復發率,還能讓病患保留肛門,有良好的排便控制,維持生活品質及正常社交活動,反應十分良好。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台灣每年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已突破萬人,高達10,248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首度超過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大腸直腸癌的快速攀升多半肇因於飲食中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研究指出,飲食中蔬菜水果的攝取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而脂肪、紅肉等攝取過多則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資料來源:北醫附設醫院電子報  第 2010-03 期  2010-03-01發行


醫學的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